万亿美团再遭减持!红杉我国、沈南鹏2年套现超450亿


<\/p>

7月14日,港交所权益发表材料显现,红杉我国创始人沈南鹏减持约2107万股美团股票,价值约39亿港元,持股份额由3.19%下降到2.81%。对此,红杉方面表明,系基金正常退出。<\/p>

值得注意的是,本年以来红杉我国及沈南鹏现已累计减持美团股票1.34亿股,套现金额达235亿港元。2021年,沈南鹏和红杉我国频频减持美团十余次,共套现超300亿港元。<\/strong><\/p>

到7月14日收盘,美团股价报182.5港元,总市值为1.13万亿港币。用户的添加进入瓶颈期的美团,能否提高盈余才能、迈向高质量开展阶段,备受商场重视。<\/p>

沈南鹏再度减持美团,年内套现235亿港元<\/strong><\/p>

红杉我国及沈南鹏,无疑是万亿市值美团背面的大赢家。<\/p>

早在2010年,红杉我国及沈南鹏就出资了美团,沈南鹏给王兴送去了1200万美元,成为美团A轮仅有出资人,沈南鹏持有美团22.5%的股份。其时美团处于千团大战的挣扎中,在一世人均不看好美团的情况下,沈南鹏决断出手,可见其出资眼光之尖锐。<\/p>

2018年美团上市,阅历了多轮融资以及与群众点评的兼并,沈南鹏及红杉我国的股份被稀释,但算计仍持有美团12.05%股权。<\/p>

在出资美团超越10年后,红杉我国及沈南鹏迎来了丰盛的收获期,浮盈近200倍。2021年,美团市值大涨,沈南鹏和红杉我国开端密布减持美团的股票,十余次减持共套现超300亿港元。<\/p>

本年以来,红杉我国及沈南鹏加快了套现美团的节奏。1月20日,红杉我国减持3111万股美团,套现74亿港元;3月31日,沈南鹏减持美团2557.85万股,每股均价153.8港元。4月6日,沈南鹏再度减持美团1296.39万股,每股161.74港元。沈南鹏两次减持算计出售约3854.24万股,套现60.31亿港元。<\/p>

4月27日,沈南鹏场外按每股平均价144.78元,减持4245.72万股,套现近61.47亿元。其后于29日在场内按每股平均价159.497元,减持50万股,套现近7974.85万元。<\/p>

7月14日,港交所权益发表材料显现,红杉我国创始人沈南鹏减持约2107万股美团股票,价值约39亿港元,持股份额由3.19%下降到2.81%。对此,红杉方面表明,系基金正常退出。<\/p>

据统计,本年以来红杉我国及沈南鹏累计减持美团股票1.34亿股,累计套现金额达235亿港元,再加上上一年套现的300亿港元,曩昔两年累计套现已达535亿港元<\/strong>(约合人民币457亿元)。<\/p>

作为我国风险出资界最成功的出资人,除了出资美团以外,沈南鹏与红杉本钱还出资了拼多多、京东、字节跳动、快手、贝壳、达达等公司。现在,沈南鹏担任美团非履行董事。<\/p>

用户添加进入瓶颈期,美团能否再上台阶?<\/strong><\/p>

到7月14日收盘,美团股价报182.5港元,总市值为1.13万亿港币。用户的添加进入瓶颈期的美团,能否提高盈余才能、迈向高质量开展阶段,备受商场重视。<\/p>

本年6月,美团发布了2022年第一季度财报。财报显现,本年一季度美团营收为463亿元,同比添加25%;运营亏本到达55.8亿元,亏本同比扩展17.1%;经调整净亏本为35.9亿元,同比收窄7.8%,成绩大超预期。<\/p>

整体来看,美团一季度餐饮外卖、到店、酒店及旅行事务均完成了添加。其间,美团的餐饮外卖板块收入同比添加17.4%至242亿元,运营赢利达16亿元,同比添加41.3%;美团到店、酒店及旅行收入76亿元,同比添加15.8%;运营溢利35亿元,同比添加26.4%,运营赢利率为45.6%。<\/p>

中泰证券在最新的研报中指出,在用户的添加进入瓶颈期的前提下,咱们判别美团将进入高质量开展、精细化运营的第二阶段。外卖板块,订单量的驱动力源于多场景(如下午茶)的开发、要点城市单量的提高及腰部用户的点单频次。盈余方面UE模型的改进及运营赢利的提高首要因为买卖笔数添加,客单价提高,配送网络的优化带来配送功率的提高及补助的下调。<\/p>

一起,中泰证券指出,美团的到店、酒旅板块,遭到疫情影响的力度超越外卖,尤其是一线城市的酒店事务遭到巨大冲击,咱们估计该板块鄙人半年将有不错的反弹,运营赢利还将不断开释。新事务板块,美团将持续优化产品零售事务的本钱结构,改进运营杠杆,运营亏本率环比将持续改进。闪购事务处于高速开展的上升期,订单量和GTV还将高速添加。<\/p>

广发证券也在最新研报中表明,美团“零售+科技”战略,形成了美团闪购、美团买菜、美团优选以及美团电商的多层零售系统。根据用户规划和履约交给、品类扩张等优势,长时间看好美团在即时零售赛道的生长空间。估计22-23年收入2149、3021亿元;经调整净利为-52.83亿元、164.76亿元,保持之前248.55港元/股的合理价值。<\/p>

来历 | 证券时报<\/p>

审校 | 睿智<\/p>

终审 | 宋广辉<\/p>

15批次雪糕样品抽检不合格 雪糕食物安全问题再次备受重视<\/p>